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能力的不断加强,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做到对生产现场设备有效管理,仅靠人员管理,企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加大了企业的负担。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把数据自动化采集技术引入现场生产过程中,通过SCADA软件对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监控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现场问题的快速响应。
在实际的生产现场,设备种类繁多,控制方式多样化,有继电器、PLC、DCS,DNC等。要实现这些设备的数据采集,就需要SCADA支持多种通讯协议。
一般数据采集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通讯协议:Modbus、TCP/IP、OPC。
Modbus协议
Modbus协议是一种应用层报文传输协议,包括ASCII、RTU、TCP三种报文类型,协议本身没有定义物理层,只是定义了控制器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消息结果,而不管他们是经过哪种网络进行通讯的。标准的Modbus协议物理层接口有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采用了Master/Slave(主/从)通讯方式。
Modbus(RTU/SCAII)协议的数据通讯采用的是Master/Slave方式。Master发出数据请求消息,Slave接受到正确的消息后向Master发送数据以响应请求。另外,Master也可以直接发生消息修改Slave的数据,实现双向读写。
ModbusTcp协议是在TCP/IP上实现Modbus的报文传输。
TCP/IP协议
1.TCP/IP介绍
TCP/IP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OSI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共有七层,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但是这显然是有些复杂的,所以在TCP/IP协议中,它们被简化为了四个层次。
TCP/IP协议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与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OPC协议
1.OPC协议介绍
OPC(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微软公司的对象连接和嵌入技术在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OPC规范从OLE/COM/DCOM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以C/S模式为面向对象的工业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建立了统一标准,该标准中定义了在基于PC的客户机之间进行自动化数据实时交换的方法。
采用OPC标准后,驱动程序不再由软件开发商开发,而是由硬件开发商根据硬件的特征,将各个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和通讯程序封装成可独立运行或嵌入式运行的数据服务器。
OPC通讯协议不依赖于硬件的系统构成和固有数据,同时利用了一种叫Variant的数据类型,按照应用程序要求提供数据格式。从而实现不同厂家的硬件和系统间的通讯。
Modbus、TCP/IP、OPC协议特点
名称 | 特点 |
---|---|
Modbus(RTU/ASCII) | 1.公开协议,完全免费 2.简单易用,性能稳定 3.广泛的知识资源支持 4.自适应差 5.通讯效率低 |
ModbusTcp | 1.免费协议,样板程序多 2.实施价格低廉,可以用通用网络组件 3.易于集成不同设备 4.网络传输能力一般 5.实时性较差 |
TCP/IP | 1.协议完全开放,免费试用,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 2.不区分网络硬件,局域网和互联网都可以试用 3.地址唯一性 4.通讯可靠性高,速度快 |
OPC | 1.标准化 2.需要授权购买授权 3.分布式 4.组件化 5.实时性高 |
说明:本文为佰思杰原创文章,未经佰思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联系佰思杰市场部,电话:027-87774868 邮箱:bsg@best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