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十分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2018年末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达到36.9万户,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9万亿元,占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56.7%。随着当今世界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在To C领域不断扩大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技术创新、客户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数字化技术和制造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推进。
佰思杰作为一家为中国制造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我们必须看到,相对于大型制造企业(集团),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与管理等方面都较为落后,同时由于行业和业务特性差别较大,需求的多元化,导致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缺乏紧迫感,在数字化转型上经验不足,也无法精准地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如何帮助我国广大中小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大的国际环境影响,实体经济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提高效率以及淘汰低效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方式,对企业和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最近两年,从国家工信部到省市经信部门,工业互联网概念不断升温,国家政策导向也十分积极。2018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前,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与此同时,国内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猛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超过300家,为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选择。
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如何让传统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在IaaS、PaaS支撑下,建立面向细分行业领域的SaaS应用生态,解决细分行业中规模效应与用户需求匹配问题;另如何利用好前沿技术和产品,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供增量价值,以低成本、低风险、快速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方案打动“传统客户”,这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
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的基本实现路径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也无法颠倒的。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在没有实现数字化的情况下,后续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将无从谈起。那么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呢?
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面临着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 成本和实施风险
制造业企业普遍毛利较低,中小型企业更是如此;同时中小企业受贸易形势影响很大,经营出现波动的概率远大于大型企业。如何做到以非常低的成本、较低的风险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关注的往往是如何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且价格和风险要特别低,如果无法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宁愿观望,也不会采取行动。
我们接触到的大量中小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很理性也很现实。如果你不能给他们带来价值或说不清楚你能带来什么价值,即使白送也不一定有人用。因此回归事情的本质,如何在较低的成本下,以数字化为手段,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升效率是我们每个智能制造服务行业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些往往也是整个转型过程中最苦、最累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企业生产现场设备互联的问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不同的设备协议,有西门子、ABB、施耐德这些企业代表的通用协议;也有行业内其他公司的专有协议;姑且认为所有设备提供商都愿意将协议开放出来,那是不是搞定这些协议就能把设备都联接起来?还差得远。因为协议下还有副协议,最为要命的是企业里大量存在的“哑设备”,天生就没有传感器,不是数字化设备,这类设备占比还非常高。这种情况下如何做设备联网?如何做数据采集和设备监控?这些都是费时费力还不容易看到效果的事情。
但是否因为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就不做数字化转型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也是如此。既然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那么选择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合适的供应商则是值得中小型制造企业考虑选择的现实路径。
为什么是工业互联网?还是回到前面几个问题。
在未来的制造生态里,每个企业都是生态中的一份子。所谓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最后的指向是帮助企业把自己的资源(设备、人员、产品、品牌等)有效地配置和提供到市场中获得交换价值,而工业互联网就在这样一个生态的载体和具体体现。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小型企业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风险获得以往不可能获得的资源和服务,进而提升自身的资源配置能力,通过快速配置资源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这样才能解决“活下来”、“活得好”的基本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和收益往往不是一个线性关系,企业数字化收益只有跨越了某一个临界点后才会呈现显著地增长,比如从单点应用到企业内集成,进而到产业链集成。大型制造企业基于自身条件,能够在前期进行较大金额的投资,继而在后续持续获得数字化转型的收益;而中小型企业要想跨越这道门槛,必须找到成本价格合适的平台才行,而目前现实的路径只能是依靠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会如何演进?
应该说在未来智能制造体系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真正的核心,也将成为制造业的基础设施之一,因为企业转型升级就是要通过数字化(新的数据源)、网络化(新的各种连接)用较低的成本方式让IT、OT和DT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智能化(资源配置效率)。
我们可以展望下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一是万物互联,在平台上做资源调度和配置;二是数字镜像,建立物理世界的数字化镜像或“数字双胞胎”。只有实现了上述两点以后,大数据、AI、“软件定义工业、数据驱动制造”才有可能实现。
佰思杰作为专注为中国制造提供智能制造(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2016年率先在业界提出了“精益化、信息化、自动化”三化融合理念,以自动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路径,以精益化为愿景,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全面打造“单元级-车间级-工厂级-供应链级”的新型精益体系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正如前文所述,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因为外部环境、成本、投资压力等条件的制约,无法迈上数字化转型之路,同时也无法享受到智能制造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利益,为此我们通过与业内领先的平台厂商进行深度合作,在部分我们关注的垂直行业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演进和探索,相信大家不久就能看到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也将能为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基于现实和未来发展,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明确的判断:
1、我国一定会出现一个或几个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否是跨行业、跨领域的目前还不清楚,但一定会有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出现。
2、工业互联网的首要属性是工业,这也就决定了工业互联网是基于行业、基于工业场景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解决方案,对工业缺乏深刻理解的玩家最终会被工业互联网所淘汰。
3、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承载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或垂直行业SaaS应用的工业互联网会很快成熟,更大范围和更大领域的平台还有待观察。
4、只有基于较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深度应用,工业大数据、工业AI才能跟进,才有可能发挥出其威力和更大作用。
工业互联网的浪潮还有多远?我们已经在路上,让我们一起迈出坚定和关键的这一步!
说明:本文为佰思杰原创文章,未经佰思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联系佰思杰市场部,电话:027-87774868 邮箱:bsg@bestmes.cn